身体怎么沉重疲惫?胃口怎么越来越差?血压怎么高居不下?晚上怎么总是起夜?小便怎么颜色变深了?腿脚怎么好像肿了?若出现上述症状需要警惕慢性肾脏病在作怪!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即为慢性肾脏病。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 10.8%,患者人数超过1.5亿,而在每100个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就有一人已经发展成尿毒症。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正面临严峻挑战,其致残致死率增幅排在所有慢病之首。慢性肾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沉默杀手”。但由于疾病的隐匿性,患者早期往往没有症状,整体对疾病的知晓率极低。而大部分的病人意识到自己患有肾病的时候往往是比较严重的肾功能损伤,失去了早期治疗、延缓肾功能减退、最大程度改善生活质量的机会。

慢性肾脏病病因复杂多样,包括自身免疫、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等,也常常继发于高血压病、糖尿病、风湿病等等。建议人们要定期检测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B超(最好每年一次),留意有无蛋白尿或血尿,肾功能异常以及肾脏结构异常。对于慢性肾脏病高风险人群,如肾脏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龄 (>65 岁 ) 及肥胖,建议检测次数要适当增加,并且定期肾内科专科随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